时间:2023-06-05 22:15:03 | 浏览:65
在鼓浪屿东南隅坐落着一座别具诗意的花园,它因独具一格的园林、原建造者传奇的事迹以及独特的遗产价值,在一个世纪的时光辗转中灼灼其华,汇成鼓浪屿极负盛名的风景。它就是菽庄花园。
位于鼓浪屿港后路7号的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原园主为台湾富商林尔嘉,字号“叔臧”,花园即以其谐音“菽庄”命名。造园初衷缘起于叔臧对儿时故园-台北板桥花园的思念之情。
叔臧原籍福建龙溪,维源之子。林维源随祖辈从龙溪迁到台湾,在板桥建林本源庭园,又称板桥别墅、板桥花园。林尔嘉的少年时光便在此度过。1894年甲午战争后,林维源父子不愿做亡国奴,便举家搬迁定居鼓浪屿。
▼
林维源率眷内渡后在鼓浪屿的全家合影
在厦门的林尔嘉随着年岁渐长,思乡之情愈浓,便决定在鼓浪屿建一座仿板桥别墅的花园。后择地鼓浪屿金带水之湄,草仔山之下的一面山坡。
▼
菽庄花园未建之前的地形地貌
建成后的菽庄花园,一亭一榭一山一水皆彰显着东方的诗情画意之美;补山藏海、借景构园堪称艺术奇迹;一主双园隔海辉映属孤本范例。
图丨林乔森
●补山藏海 借景构园●
菽庄花园灵活地使用“藏”、“借”、“巧”三大手法,利用鼓浪屿的天然地势和自然景色,再结合人工建造,补缀山色海景之不足,借山藏海。
▼
花园把大海的一隅收藏其中,以供观游
从入口进园,绕过一堵黄墙,通过一座门洞,突然海阔天空。当年从此凭栏远眺,碧波万顷、帆船如织,令人豁然开朗。
▼
来源:《诗书彩画鼓浪屿》
菽庄花园借景构园,隔壁的日光岩、远处的南太武山、附近草仔山上的建筑,花园的亭台楼阁、山石大海,融为一体,成就花园远近交叠的新风景。
▼
图丨阿虎
●家国乡愁 寄于花园●
菽庄花园并不是一气呵成的,补山园和藏海园两个主体部分为1913年建成,各造五景,后陆续建成小板桥、渡月亭、千波亭、熙春亭、伞亭等。
补山园五景分别为:顽石山房、亦爱吾庐、十二洞天、小兰亭、听潮楼; 藏海园五景分别为: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
菽庄花园旧影 菽庄花园旧影
1956年,林家将菽庄花园捐献给厦门市政府,经修缮于次年对公众开放。花园补山藏海的总体布局至今保存良好,除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等因台风、土地置换等原因不复存在,其他景点均保存完好。
▼
菽庄花园现是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之一。园中美丽景致,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心驰神往。
【壬秋阁】
因建于一九二二年农历壬戌之秋而得名。仿板桥花园来青阁,重檐歇山顶。壬秋阁“一阁两用”,拥有东西两道拱门,既能观山又能赏海。
林尔嘉曾题写《壬戌七月既望任丘阁落成是夕雨初霁与客泛舟鹭江》,诗中多用苏东坡的故典。当年任丘阁墙上,还有苏东坡像,文人墨客在阁内吟诗作赋,阁下鱼池泛舟赏月。
从此角度望去,颇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蕴。
【十二洞天】
又称“迷魂洞”、“猴洞”。是用紫红、棕赤色的砂岩、页岩、火山流纹岩、砾石组成的假山洞。以形态不同的十二个洞室与十二生肖塑像而得名。
【四十四桥】
因建于林尔嘉44岁那年而得名。桥下有闸门,能将海水引入园中水池。蜿蜒的桥体上,有观鱼台、渡月亭和千波亭。
【真率亭】
林尔嘉常和宾客在此促膝长谈。这里背山面水,取此名意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希望在这里能达到“真诚坦率,胸无芥蒂”的境界。
【昔日听涛轩 如今钢琴博物馆】
2001年1月8日,中国首家、世界罕有的钢琴博物馆落定于此。由鼓浪屿旅澳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毕生收藏的世界著名古钢琴大大增添了花园的音乐艺术氛围。
眉寿堂、渡月亭、千波亭、招凉亭
... ...
园内步步皆是景,处处可入画
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皆是故事
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
找个闲暇的时间
跟小伙伴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吧~
来源:鼓浪屿
“黄金的沙滩镶着白云的波浪,开花的绿树掩映着层层雕窗,最高的悬岩又招来张帆的风,水上的鼓浪屿,一只彩色的楼船……”5月2日上午,在厦门鼓浪屿港仔后沙滩上一处“我在鼓浪屿读诗”诗歌快闪互动打卡点,来自漳州云霄的游客罗韶亮鼓起勇气,面朝大海朗诵
在鼓浪屿东南隅坐落着一座别具诗意的花园,它因独具一格的园林、原建造者传奇的事迹以及独特的遗产价值,在一个世纪的时光辗转中灼灼其华,汇成鼓浪屿极负盛名的风景。它就是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港后路7号的菽庄花园,建于1913年。原园主为台湾富商林尔
东南网5月3日(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黄金的沙滩镶着白云的波浪,开花的绿树掩映着层层雕窗,最高的悬岩又招来张帆的风,水上的鼓浪屿,一只彩色的楼船……”5月2日上午,在厦门鼓浪屿港仔后沙滩上一处“我在鼓浪屿读诗”诗歌快闪互动打卡点,来自漳州
人生总要有场旅行才算完整,或是说走就走,或是精心计划,就让我们一起去鼓浪屿,来场浪漫的旅行吧。 鼓浪屿一日游攻略 素有“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之说,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隔500米宽的鹭江与厦门岛相望,这里白日清新典雅,夜色灿烂迷人;
今天是周六,厦门的天空又惊艳到了众人,蓝天白云,拿起相机对准天空咔擦一下,绝对会是一张很美的照片。7月9日,厦门的天空,蓝天白云暑假来临,天气给力,厦门鼓浪屿又回归当初热闹的模样,截至今天下午15时30分,登上鼓浪屿的人数达到了31888人
重播
重播
龙潭古村游客往来,“新村民”在写生,这里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网红”之地。台海网10月14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四平戏回响,庶民酒飘香,拥抱新时代,古村美名扬......”这是国庆假期,在外工作的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村民陈孝眷返乡游玩
时光斑驳记忆,岁月蹉跎容颜,一颗漂泊的心,总是在寻找落脚的终点,黄龙,一个蕴藏神奇的地方……总是让人想在此歇脚,放任自己沉醉,略带凉意的日子里,春姑娘身着一袭霓裳羽衣款款而来,不作声色,一笔一笔点染万物生长,一笔一笔令黄龙溢彩流韵,各色花儿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感慨秋的悲凉,阵阵秋雨加重了孤寂的氛围。秋天,总给人带来伤怀之感,然而在四川甘孜州,秋却给人以神清气爽之感,这里的秋是色彩斑斓的,是光彩夺目的,是绚烂美丽的,是令人心动的绝美画卷。贡嘎牧歌 摄影 张成信向着川西前行,邂逅一
中国的“核弹发射井”20世纪60年代,美国卫星记录下了当时几乎中国全境的高清照片,其中有一次卫星就拍到了客家土楼,这可把他们吓坏了,这不是核弹发射井吗?还有1500多个?直到后来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建交了,美国佬还没忘了这事,便派了两个人装作
时间悄悄从指缝间流逝,岁月不依不饶地前行,尽管你满目仓夷,仍然不能忘却一场注入仪式感的旅行。有人为了治愈心灵,有人为了欣赏美景,有人为了抹去尘世间的纷纷扰扰。纵使在跋涉千山万水后,待繁华落尽,洗尽铅华之时,只为定格住当前的一帧帧画面,唯有一
作 者:周其伦《问苍茫大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著名作家石钟山最新创作的谍战题材作品,在这部悬念迭出、惊心动魄的精巧架构里,作者用雄浑而又沉稳的笔触,从渐行渐远的岁月深处打捞出一个色彩亮丽的故事,热情讴歌了人性之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灼灼闪烁
一年一度的“杭州西湖日”来临,这是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生日”,也是杭州全民的节日。今天,西湖周边17个收费景点全部免费开放,让全体市民共享世界文化遗产的美丽与韵味。一眼千年,一起读懂诗画杭州、最忆西湖!摄影/张力视觉西湖山水文因
公元1036年,正当而立之年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他在精心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西陵山水天下佳。如今,位于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的三峡人家风景区,正是欧阳修一眼看中的地方。这方水土正如他的诗所描述的:惟有山川为胜境,寄人堪作画图夸。三峡